【文:熒惑,抄寫及攝影:黃瑋東(社會學三年級)】 |
——《聲韻詩刊》第十七期(2014年4月),頁26。短短的詩,當然不是寫含羞草,那有甚麼好寫的。「以物喻人」從來是文學創作的常見手法,差別自然是眼界和技藝高低。
這首詩要說的可能是女人,尤其是活在婚姻籠子裡的那隻屏風上的鳥兒。含羞、也含辛,所以茹苦。含蓄是被指示的,被誰?大概不只是「她的男人」。還得忍辱啊,那就是心平氣和嗎?是的,因為含怒是靜靜而獨個兒的事,當然做不到聖經所教訓的,人始終就是人,而且是有怨的牆壁內的女人。
倒是「納稅」讓我納悶,怎麼了?原來她還不是困在家內的人,在家以外她還困在甚麼地方?不過是草,即使低頭也不是因為自己,望著地下原來只是含羞。一個羞字,到底是誰應該羞了呢?別忘了,無人勸慰她,或者勸慰得了她。
一株草是一片草坪上不起眼的綠,當一百萬的綠把怒和怨帶到日落、帶到暮年,是的地球依樣轉動。只是,我們有另一種可能嗎?
這首詩畢竟是寫含羞草的,當中毫無隱喻,任何解讀都是曲解。對,不要想太多,沒事,世界美好而和平,緊閉雙眼,把怨氣吞下,明天又一樣地活著。是這樣就可以了嗎?
你手中的絲帶正在烈日下漸漸褪色。
草芥 樊善標(香港)
有一株草
含羞,含辛
所以也茹苦
被指示含蓄
順道忍辱
靜靜,獨自
含怒到日落
無人勸慰它含糊
將就
雖然同樣
納稅、行房
只不過是 一株草
低頭望地
也不過是含
羞
命運如草 讀樊善標教授〈草芥〉
Reviewed by 書寫力量 The Power of Words
on
1月 28, 2015
Rating: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