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是振翅的巨鴨──讀鯨向海〈最後的晚餐〉

【文︰萍凡人;抄寫及攝影︰李家豪】


〈最後的晚餐〉這詩題,令人聯想到達文西的同名畫作,這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型壁畫,描繪耶穌被捕前與十二門徒共進的最後晚餐。當時耶穌預言其中一位門徒將出賣祂,令在座各人都緊張與迷惘,恐怕自己就是那位叛徒。畫中呈現出不安的氣氛,各人臉上展現出複雜的表情。

鯨向海這首詩,同樣成功地表達出不安的效果︰「斑駁的魚/躺在孤島的盤子裡」。斑駁的魚等待被瓜分,等待被慾望掠奪,人心中的道德掣肘,能夠阻止人性黑暗的一面嗎?最妙的是,作者說︰「明明是鄰座/一直在挖鼻孔/感受到的/卻是自己的不堪」,與達文西的畫作有異曲同工之妙,明明出賣耶穌的是猶大,為什麼其他人都感到不安呢?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黑暗面,只差有沒有浮現出來而已。

除了借用最後晚餐的意象外,作者也有借用聖經裡上帝滅絕所多瑪和蛾摩拉的故事,當時羅得之妻違反上帝的命令,回頭張望,最終變成一根鹽柱。這首詩則說︰「每次回望/都宿命/化作鹽罐」,不論鹽柱也好,鹽罐也好,對罪惡留戀之人自此失去自由。

詩中這個不安的晚上,竟是「振翅的巨鴨」,不知道自己正在被煮熟,猶如溫水煮蛙,所有黑暗終將被揭露、搬上檯面,任你如何掩飾和補妝,都無補於事,就像猶大最後被公認為叛徒一樣。

人類自以為處於方舟中,處於安舒的環境,卻只是向弱者高舉刀叉的凶徒而已!所享受的文明盛宴,只是「窗內有屍塊在飛」,這句與第一段的「窗外有垃圾在飛」相呼應,由窗外到窗內,都籠罩著一種陰暗的氛圍。〈最後的晚餐〉是一幅預告死亡將臨的作品,鯨向海的同名詩作,同樣穿梭於黑色、死亡、受困的情緒當中,就讓我們一同感受這場詭異的文明盛宴,在振翅的巨鴨被煮熟前,留住一抹詩意。



〈最後的晚餐〉 鯨向海(臺灣)

我懷念的
壯闊的都市景象
窗外有垃圾在飛

眾人皆拘謹
笑著
我無言
斑駁的魚
躺在孤島的盤子裡

忍不住
露出湯匙
規訓和道德
輕輕掣肘
阻止我浮上檯面

明明是鄰座
一直在挖鼻孔
感受到的
卻是自己的不堪
每次回望
都宿命
化作鹽罐

那些陰沉手腕之間
假寶石與重金屬
受到震懾的星空
桌腳歪斜

夜是一隻振翅的巨鴨
不知道
已經被煮熟了
有人拼命補妝
自以為
飯後甜點

偶爾也妒羨
酒肉暴漲
安於紙巾一角方舟的人們哪
日復一日的寒食路上
刀叉繼續高舉
向最脆弱處

所謂盛宴:
壯闊的文明景象
窗內有屍塊在飛

每根麵條
每顆飯粒
都是一場大別
都是別人的一個夢

——鯨向海:《A夢》(臺灣:逗點文創結社,2015),頁94-99。
夜是振翅的巨鴨──讀鯨向海〈最後的晚餐〉 夜是振翅的巨鴨──讀鯨向海〈最後的晚餐〉 Reviewed by 書寫力量 The Power of Words on 5月 23, 2016 Rating: 5

沒有留言: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