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起,下沉──讀鄭哲涵〈一起〉

【文︰熒惑;抄寫︰謝諾翹、鄒文君;攝影︰高肇彤】


薩米爾欽的經典小說《我們》中,人們就是住在透明的玻璃房子裡,每個人都知道其他人的生活方式。反正都是一樣的。現實世界呢,我們的生活變得愈來愈集體化,人人都害怕脫軌,總之「一起推開玻璃門/一起搭電梯/一起使用影印機」就是最安全的人生。的確,如此不起波瀾的生活在某角度來說也是好的,大家跟隨同一個作息時間表行動、擁有一樣的生活節奏甚至是對未來的憧憬(儲錢買樓、放假去旅行食好西,難道這些我們還陌生?),每一個人都緊緊地跟著另一些人在原地踏步,好處是穩定完好地過完一生,就像一艘船造好以後一直就泊在岸邊,讓客人在裡面舒服地用餐。如此的話我們的城市哪裡都去不了,點題句正是「都市一天天下沉」,然而這些一起行進的人們顯然無法太在乎,因為一旦質疑生活一旦要去面對人潮以外的空間,就有從天使行列中墮落的危機。

換個說法,是否正是人們的因循造成都市的下沉?還是如此社會的運轉規程把人們壓抑成這樣的齒輪狀?不知道,我只能看見一幅極之對稱的畫像,東西與人往復循環,沒有真正的私隱和秘密,因為大家經歷和想像的是一模一樣的事物,連言語也沒有任何驚喜。是的,《1984》裡的Newspeak畢竟是由官方下令人民跟從,而活在現實的當下我們卻是自發地運用極其貧瘠的語言來作有限的功能性的交流,因為其他已經沒有用處。「房間裡都是人/我一個也不認識」,還重要嗎?看來不,若果連交配(大概這是最適合的字眼)對象和方式也是按科學計算過的,認識與不認識亦變得不再重要。讀者可能會問︰現實是這樣嗎?那麼請想想自己每日的經歷,而自然地,絕大多數的人都會認為,就是如此呀,沒有什麼大不了,不必危言聳聽。對,所以都市一天天下沉,而其實從來沒有人說過下沉是一樁壞事吧,下沉就是一個物理動作,一直落下去落下去永無止盡,僅此而已。



〈一起〉 鄭哲涵(臺灣)

都市一天天下沉
每天我都與那些不認識的人
一起推開玻璃門
一起搭電梯
一起使用影印機
複製獨一無二的東西
一起在午休的時候
食用相同的餐盒
一起用光我們僅剩的字彙:
「襯衫很好看。」
「髮型很好看。」
「壹週刊很好看。」
「綜藝節目很好看。」

都市一天天下沉
每天我都與那些不認識的人
一起接電話
一起打領帶
一起從冷氣過強的室內望向窗外
五十米大道上的黑板樹
一起關上玻璃門
一起搭電梯
一起聽捷運進站時
吹過臉頰的煞車聲
一起看車窗映出的瞳孔
一起穿越停滿機車的騎樓
一起踏上凹凸不平的窄梯
回我的房間

房間裡都是人
我一個也不認識

我與他們一起面對全身鏡
拉開領帶
緊閉門窗
一起調整鬧鐘
一起更衣
一起進行某種祭典前的淋浴
然後一起入睡

(都市一天天下沉
我們還有什麼
不能一起做)



——鄭哲涵:《最快樂的一天》(臺灣:逗點文創結社,2014年),頁28-32。
我們,一起,下沉──讀鄭哲涵〈一起〉 我們,一起,下沉──讀鄭哲涵〈一起〉 Reviewed by 書寫力量 The Power of Words on 4月 19, 2016 Rating: 5

沒有留言: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