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寫及攝影:張卓蓉 逸歷史四 自學中心曾經,我忘記了別針的姿態和弧度彎曲的風景都藏在衣袖裡走進街巷深處,告訴飛蛾昨夜的夢折返,回到那斑駁筆直的行人路上繼續徘徊夜了,便把多餘的肢體摺疊起來雙手扣成一個冰冷的勾掛在被單外的稜角確定身體不能輾轉,無意識地繼續像疑問一樣靜靜等候睡眠,從來都是被動的而我們,是不能動的長大以後,我失去了一切溫度年輕時鉻下的鏽跡,用衣領蓋住複述結成掌心裏堅固的痴,握緊別針穿過毛衣的稚嫩血就滴在姓氏上面我牽著兒子走過行人路讓老師教授他眾數和公義而我默默地往相反方向思考著失眠的詞性以及各種靜的變化——《戒和同修》(香港:匯智出版,2019年)(蒙作者允許抄寫,謹此致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