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語/物不語──讀陳暉健〈沉澱〉

【文:梁匡哲;抄寫及攝影:黃瑋東】


這是一首清新的作品。

讀這首詩的時候,相當應景,正值一個多蚊的夏夜。詩人對聲音異常敏感,而且入微。「沉默」之沉也是「沉澱」之沉,一為聲音,一為形象。「沉默」不等於「無聲」,沉默的時候也許能夠聽見自己的心跳聲。然而,這些幾近邊緣的聲音,只是輕輕擦過耳邊,沒有直接進入耳朵,卻足以引起注意了。

由第二節,詩人開始訴說對於聲音的自覺,他說:「我本不該發現這些事情/這些事情只是毫不起眼的蚊子」。這裏,作者將對於沉默中的聲音的發現與看見蚊子做一個類比。接下來的兩句稍稍將重心放到看蚊子的經驗中,蚊子令人厭煩,也似乎是沒甚麼價值的東西。雖則如此,這些日常生活千百件瑣事中的一件,甚至在生命中未能構成完整意義的,卻默默地把每一個瞬間填滿並編織好。

而第三節作者的現身說法,他願意去傾聽「我無法不注意牠們/牠們的聲音是一個故事」。甚麼故事?因為憐憫嗎?因為有趣?這些「本不該發現」和「無法不注意」的事情,均是旁枝末節。對,各有各的青春物語。誰也不明白誰之間,在誤會和誤會之間,虛度著。

最後是很精采的,很安靜的畫面。由蚊子的青春過渡到我的青春,由「閱讀」聯想到「書桌」,有幾處有意思的對照,「靜」與「動」,「書桌上是我的青春/我無法靜下來加一杯沸騰的水。」青春會予人迷惘、熱血、不知所措的感覺,無法確知、如影隨影,每一件事都很重要(記得前面的蚊子,你會把它們放到很大),整副心神都放在所謂的瑣事中(想想你現在會不會全力以赴去幹無聊的事,我會的)。

接著,茶,夜色,葉子是另一組意象,呈現青春的另一特質:沒來由的寂寥。「夜色加了一片葉子上去」,彷彿夜空是輕輕搭在肩上的葉,多麼清涼、多麼緩慢(可能還在空中繞了幾個圈),再看下去「一艘出航的寂寞在時間裡沉沒/變成杯底一塊苦澀的茶葉」,寂寞的量詞是「一艘」,寂寞也忍不住出航(還是不得不出航呢),貌似堅實明確,卻隨即沉沒,就在沏茶的當下(終於沉澱了),澄澈的開水也在轉暗轉濃,正是末段所提到的夜色。茶是令人身心安寧的事物,而苦澀(該由青澀而來)是有閱歷才懂欣賞的味道。我不期然想起另一首關於茶的名作,梁秉鈞的〈茶〉,末句「或聚或散成圖」之聚散無定,暉健這首剛好相反,將所有心緒收攝、聚焦在一點。就算顧左右而言它,自己還是很在意的。多麼矛盾而合理。

讀到這裏你可能感到,詩沒有怎樣起伏,根本甚麼都沒有發生。試著回想吧,曾經有一些很想達成的目標/願望,曾經緊緊抱在胸前的物事,那麼緊張,最後也都沒有發生。青春不正是這樣嗎,發生甚麼也許不是重點,當你穿過那個門檻,而當你發覺自己能夠靜下來的時候,開始閱讀、沉澱,同時也意味著,已經離青春很遠。



〈沉澱〉  陳暉健(香港)

沉默裡有一種聲音
輕輕擦過我的耳背

我本不該發現這些事情
這些事情只是毫不起眼的蚊子
牠們「嗞嗞」聲地飛過我的眼睛
放大自己的形體

我無法不注意牠們
牠們的聲音是一個故事
我依靠這些閱讀牠們的青春

書桌上是我的青春
我無法靜下來加一杯沸騰的水
夜色加了一片葉子上去
一艘出航的寂寞在時間裡沉沒
變成杯底一塊苦澀的茶葉



李嘉儀、何杏園主編:《郊遊》(香港: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2015),頁27。
物語/物不語──讀陳暉健〈沉澱〉 物語/物不語──讀陳暉健〈沉澱〉 Reviewed by 書寫力量 The Power of Words on 7月 08, 2015 Rating: 5

沒有留言: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