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工作歸來〉  中醫中藥研究所 梁秉中

  1993 年,在新亞書院的支持下,中大成立了第一支義務醫療康復隊「關懷行動」,到中國偏遠地方,為居民免費做手術,提供培訓及康復治療,組織籌辦這支醫療隊伍的,是梁秉中教授。二十年來帶領學生同業服務中國偏遠貧困地區,見盡內地醫療、制度與人心百態。面對義務醫療的讚譽與挫敗,梁教授〈農村工作歸來〉的誠實自省,教人動容。面對參與醫療隊服務的低班同學的疑問:「你們的扶貧指標,要怎樣計算呢?」(意下即:值得嗎?)在此成本效益至上的當下現實,梁教授的回答,尤其值得深思。

  ****************************************************************************

  三月二十日,從深圳返校,按慣例往研究所一轉,看是否有急事要辦。

  路上但見紫荊花和杜鵑花盛開。前者在樹上已開始脫落,後者剛啟花蕾。當前正考試季節。杜鵑花便給大學生特殊的意義。當年在港大就讀,校園內荷花池(現已改建)上下一叢叢的杜鵑花,紅的、白的、紫的,也是在考試前盛開,在圖書館窗內一目了然,給苦讀中的學子帶來無限惆悵。中大的考試花,因為沒有那樣集中,少了一點「威脅性」。

  因為考試,陝西省農村扶貧之旅,高年級學生不會參加,跟隨醫療隊五天的,屬一、二年級同學。低年級同學,未能領略病理、臨床、治療方案等。可是,身處環境惡劣的小醫院,面對眼花撩亂的奇難雜症,總有數不盡的體會。對我國貧困鄉鎮的認識,一定感到震撼。

  醫療隊是醫療慈善小組織「關懷行動」的例行差事,到我國邊遠地區給困苦殘疾農民和居民診斷、護理、治療和康復訓練,每年多次(最興旺時每年達十多次)。

  「關懷行動」成立於1993年,獲得新亞書院的校董支持,不覺已快20年。回想那20年,起初是建設團體的第一階段,搶在我國改革開放已開始,但仍未惠及醫療界的時期。「關懷行動」建立了十個工作點,「轉戰」於遼濶的中國省分,頗有點浪漫,又給醫療同業中,深信奉獻的一撮很大的鼓舞。因此,扶貧行動獲得一次又一次的熱烈支持。內地對口合作單位,有機會和境外接觸,不計較報酬的多寡,也都欣然配合。改革開放的經濟奇蹟,不久卻嚴重地衝擊「關懷行動」的活動。醫療機構追求的是利潤,那裡有時間和你合作扶貧。或者說:扶貧也應該是創富的手段。經濟發展對「關懷行動」的影響,是不少內地合作單位表現得意興闌珊。扶貧是光榮行為,但要動員醫療實力,打擊營運,還是繼續表示支持,卻節制實際行動較適當。「關懷行動」面對冷面孔,無計可施。幾經掙扎,實行了一項加倍投入的實驗。陝西富平第二人民醫院被選為大規模投入的對象。「關懷行動」參加了修建醫院,成立康復單位,聘請十人骨科隊伍,集中培養該院骨科、康復科的創舉。兩年後,計劃失敗。以「關懷行動」的有限資源和實力,無法適應內地根深蒂固的醫療系統。其中人力的安排,尤其是致命傷。

  在失敗的嘗試當中,我國經濟發展給扶貧行動加添的衝擊變本加厲。「關懷行動」志願者的熱誠,隨着那無形的侵蝕,急速下降。要求合作扶貧的聲音維持不起,北上的需要自然大減。正於此時,國家特別為農村安排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出台了。「關懷行動」能否配合那基層醫保出力?

  汶川大地震給「關懷行動」提供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機會。忠實的朋友和團體紛紛委托北上賑災,奉獻捐款。這重新喚起了小小組織的自信:原來大家不忘「關懷行動」的熱誠和對扶貧的真摯,能不繼續努力,忠於十多年的信念嗎?另一方面,資源的增加,給繼續投入提供了可靠的支援。在賑災當中,「關懷行動」把支援特困居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試驗,由陝西移植到四川祟州,為失去家園的災民提供患病住院的額外補貼,免除無家可歸,又不幸患病的災民的額外憂慮。支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計劃,在第一個試點富平和四川災區,都是成功的。「關懷行動」知道,除了實踐康復醫療的身體力行工作,還可以給我國的醫療改革工程盡點微力。

  於是,支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驗四年之後,整個富平縣24個鄉鎮,60多萬居民,被納入了「關懷行動」扶貧內容。「關懷行動」取富平縣為服務工作點,最初是經中國殘聯的介紹,十九年前沒有任何有關革命先軀習仲勛先生故鄉的消息。我們決定多作貢獻,完全建基於當時實際貧困情況,與富平縣是習家故鄉無關。

  今天富平縣變得特殊了,因為是主席的故鄉。兩年來,房地產的高樓大厦不斷在地平線上升起。四星酒店竟陸續開張。儘管買房的有限,酒店住客亦少,看好富平經貿發展的人仍多。清明節將到,來自各省的掃墓人士,達官貴人,早已絡繹,朝拜對象是特殊的習仲勛先生紀念陵園。

  筵席中,局長、處長、院長,高調提出:「關懷行動」明年將踏入歷史的二十年,必須大規模慶祝,推動所有可用的渠道,肯定「關懷行動」20年「了不起」的貢獻,給富平人民帶來的難以記錄的愛心。「關懷行動」給予的社會影響,承先啟後,應該給省市各級領導,甚或中央領導,詳細正確滙報,云云。

  對恭維話最吃不消的我,直言「關懷行動」沒有什麼具體貢獻。那份堅持,先後經過20年,倒無可否認。至於貢獻和影響,估計要再過20年可見。愛心嗎?本來便是醫護界的天職,要具體評估也無從入手。我們服務的對象,大部分屬多年困苦,呼喊無門的「特困戶」。無論服務水平如何,結果有多少滿意,總是感激,肯定「愛心」。可惜服務結果往往也差強人意,那時候感受的愛心也就大減。支持志願工作的內地合作伙伴呢?恐怕是愛恨交錯,或者恨愛交織者居多。此話怎說?恨者,我們的志願工作,需要大規模的人力動員,整個小醫院往往搞到翻天覆地,所有日常例行工作,數周內不能如常。為了小撮的貧民作出如此犧牲,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決心,才可以加之以「愛」。

  我說:無論如何,倘若那是領導的決定,我們沒有不積極配合的道理。記憶中,未曾見領導們對一件未發生的活動,作出那麽多姿多釆的爭辯,各舒己見,各出奇謀,憧憬着一場前所未有的廟會、節日。

  那天是本次服務的最後一天,大伙兒已離開,只我一人留下,負責善後工作,趁機拜會新舊領導。忙了三天,頗有點惘然的感覺。不錯,扶貧服務已經20年,說要培訓當地醫護,無論技術、學問、見解、態度,都仍與當年差不了多少。門診、住院秩序,仍一樣凌亂。查房看病仍是不見護士,少見康復計劃。我們志願團體的隊員,20年來一同經歷風霜的戰友,生病致殘、退休老化、明顯減卻活力的有之。但見蒼老如己的自然不缺。最令人沮喪者,似見後繼無人。今天的外科實況,據最了解各方面實情的手術室護士長所言,大部分的外科專業,倚靠機械的已佔多數,其甚者有手術機械手,或先作內窺微創,否決依靠純熟手術操作的傳統。那即是說:能使用傳統經驗技術去落後地區,簡陋的小醫院服務的醫護人員,快將絕跡。我們「關懷行動」怎樣適應?

  際此交困之時,富平縣領導倒熱烈準備慶祝光輝的20年!計劃明年大肆宣揚「關懷行動」的愛心,對富平人民的恩情!房地產、酒店,不竟總是長線投資。「關懷行動」的史實或能沾些微的短暫風釆。組織的未來發展,有那些改變,實難估計。醫護自發起動的小小慈善團體,本該安安分分努力於康復工作。可是,勿忘我們是中國的一部分:地理的一部分,經濟、政治、文化的一部分。中國發展的巨輪,一直拖着我們走,從大方向,緩急變化,以致投機取巧的小動作,莫不如此。「關懷行動」恰似一葉孤舟,在波濤洶湧之中浮沉,急流之中隨波。可是,大義之帆既已豎立,便應堅挺不倒。不必急流引退,雖覺前路不明,更應當堅持下去,多找尋服務空間。

  跟隨醫療隊服務的低班同學,曾發出疑問:你們的扶貧指標,要怎樣計算呢?意下即:值得嗎?同學未知道,認真地投入內地的工作,無論屬於教育、專業、慈善範圍,都被我國的經濟、政治、風俗、文化實況緊緊地牽着走,沒有絕對的自主。行醫者憑着濟世助人的信念,遇上機緣,可以掌握發揮。指標是個概念,不能定得太具體。我服務新亞多年,憑着不斷與新儒接觸的寶貴經驗,學會了宋儒的抱負,但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可以心安理得,于願已足。


二O一三年三月二十一日稿
〈農村工作歸來〉  中醫中藥研究所 梁秉中 〈農村工作歸來〉  中醫中藥研究所 梁秉中 Reviewed by 書寫力量 The Power of Words on 5月 30, 2013 Rating: 5

沒有留言: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