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漉漉而平凡的星期四〉  新聞與傳播學院二年級 唐暢

  3月21日,一個濕漉漉而平凡的星期四。

  10點匆匆爬起來,照例跳過早餐,在宿舍拿了報紙,沿著那條通常被稱作「情人小路」的捷徑走向人文館。這條小路不知道走過多少遍,清晨、黃昏、深夜,熟到可以默數出梯級。今天這條路仍然被濛濛細雨籠罩,濕乎乎的樹葉貼在地上,空氣仿佛潮湿得能滴出水来。秦觀在這樣的天氣里寫「無邊絲雨細如愁」,而我此刻卻因掛念等一會兒的採訪課上會否有時事小測而火急火燎地在路上翻動著報紙,仿佛那鉛字里他人不動聲色的悲喜和我息息相關似的。

  沒有時事小測,倒是發了上次的小測。瞥一眼慘淡的分數便合上卷紙,把老師苦口婆心的「認人是記者基本素養」只作耳旁風。也許有不少同學同我一樣,此時正神遊天外,只當老師在「例行教訓」。的確,現在的我們都覺得有了網絡便可「不出門知天下事」,誰還會費心記誦那些知名人士的生平和面孔。聽起來自以為是且盛氣淩人了些,但卻是這個快節奏年代的事實。

  這一堂的寫作練習是觀看前日城市論壇討論「佔領中環」的視頻并寫報道。四個人,各自有立場,面對鏡頭慷慨激昂、滔滔不絕。我們也記的筆下生風,恨不能照實寫下他們講的每一字句。視頻放完,拿著記錄紙出門的一刻起,就又多了一個「死線」要做。我的生活似乎就被這些「死線」分割成兩個單調的狀態,分別叫做「趕死線前的忙碌」和「死線之間的小憩」。新聞工作者的「鬥快」應該是一種基本技能,從採訪完到寫完稿可能只是在從現場回到辦公地點的路上。不僅如此,作為新聞系的學生,每天都要瞭解當下最熱的話題是什麽,好像吃飯時手機不擺在手邊刷著臉書,就有什麽會「來不及」一樣。

  。究竟有什麽會「來不及」呢?因為有些時候,我只是想放空腦袋,不去想趕集一般的生活,也不去想瞬息萬變的新聞,而是在總是泛著一股潮氣的新亞飯堂偷個懶,盯著頭頂轉動的電風扇發會兒呆。

  下午的課從口語開始,今天的課有些無聊,聽著聽著我又拿出手機,好像不刷一下網頁就是在浪費時間和生命一樣。「手機成癮癥」似乎已經成為我們這一代人的通病,吸收當下正在發生的事對我們的吸引力遠沒有隨時隨地與整個世界保持聯絡來得大。不僅聽課是半心半意,似乎做什麽事情都半心半意了起來。能迅速掌握別人生活動態卻沒能過好自己的生活,聽起來也確實是個諷刺。

  接下來又是一堂邏輯課,照例和朋友坐在一起。課後和她去本部吃飯,我們談論的話題不外乎是實習、暑假安排、交換之類。說話總離不開學術,也沒法離開學術。但這些又不儘然算作學術,有些個人發展的意味。想到我們竟然都在聊個人發展了,頓時有些唏噓。這樣平凡的一日,還有多少個呢?等到我們走入這個「面無表情」的社會,是不是就會開始懷念這些可以自由選擇「急匆匆」還是「慢悠悠」的日子呢?

  從超市回寢室的路上接到母親發來的照片,是北京的雪景。母親附言說:「下班路上拍的,很美。」我停下腳步,拿起手機,拍了本部校巴站處暮色中綻放的花朵發回給她。也許能夠停下來記錄生活中細碎的美好,也是一種平凡的、值得珍惜的幸福。那一刻我不再是掙扎在「死線」里、因為被我的專業訓練了太久「客觀、真實」以至於疏於顧及自己內心感受的新聞學系學生。我能感到,這平凡的日子彌足珍貴、閃閃發亮。
〈濕漉漉而平凡的星期四〉  新聞與傳播學院二年級 唐暢 〈濕漉漉而平凡的星期四〉  新聞與傳播學院二年級 唐暢 Reviewed by 書寫力量 The Power of Words on 5月 04, 2013 Rating: 5

沒有留言: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