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灰沉沉的。下了火車,(1) 準備迎接今天的兩堂共六節課。
今天這課,是整個學期當中難得較受學生歡迎的「春日郊遊」。我們約好了在「斷橋」相見。(2) 說實話,沒多少學生喜歡上我這個必修的中文課程的。原因卻斷不是咱家中文大學的學生蔑視中文,也犯不著祭出「一代不如一代」之類的話壓死這些師弟師妹。原 因再也簡單不過:世上沒有多少人喜歡被迫做事。結果不出所料,例遲的例遲。這就應驗了我在課上的話,說:「八半所以遲到是最沒道理的辯解。遲到是一種習 慣,一旦養成了,我給你改到十半、兩半、六半、晚上八半,你也得遲。」可幸,出席的人也不少。
說是九時,其實要等二號校巴,九時十五分我們才正式離開大學站廣場。郊遊首站是新亞,走到「天鈞獨照」的圓形廣場,(3) 正式開始以郊遊包裝的「中大文學散步體驗」課,是我這個禮拜的第四次(下午便是第五次)。照樣,跟大家打個招呼便開始。七、八個月前,我一直憂慮:同樣或 相近的課程內容,可能得在每個禮拜重複演說好幾次,怎樣保持第一班的教學質量與第五班的不至相差太遠?會不會第一班講得興起,到第五班已是強弩之末?或相 反,第一次演說時不知大家反應如何,蒙混過關,到第五次時方有最佳的教果效果?開學前後,常跟幾位跟我同樣是初入教職的同事聊起,(4) 我的思緒總會不期然飄到神話人物西西弗斯身上,暗自莞爾。
上午班的同學挺幸運的,是有下過幾滴小雨,卻無礙行程。週二下午那班的同學可沒這種福氣,大雨腰斬了課堂。當然,這課的同學不 會曉得週二的同學有多狼狽;而那群學生也無法得知一課完整的「中大文學散步體驗」是長甚麼樣子。只有我是他們的common factor。生命中有太多的事情是我們無法知曉的。要是我沒有為人師表,也無法體會當年老師的思想,不會曉得:原來課堂是需要設計的,要有張有弛;原來 站在講臺上,學生的反應一目瞭然;原來你無心戲言的幾句笑話,是有聽者真誠的把它看作珍貴的知識的。養兒方知父母恩,事非經過不知難,說的原來就是這麼一 回事。
午飯小休,天空仍是灰沉沉的。總結本學期四班的反應,思考一下最後一班的特點,籌算需要微調的地方。這年教學,說實話,我學到 的要比教導的要多得多。除了各種已淡忘的語文知識,還走了無數趟與人對話的心靈之旅。這眾多旅程當中,最重要的,竟是跟過去的自己對話的旅程。我常說,為 師者要時刻緊記自己昔日當學生時的心態,一旦忘記,必然無法備好一課。這天的郊遊,正好充當過去的我的一個總結。因為,那些關於中文大學的描寫,以至是四 書院的院歌、院訓、院徽,早在入讀中大以先,我便曾經反覆閱讀它們來企盼大學生活,曾經把它們當成忙碌生活的調劑。如今,它們已成了案頭的教材、簡報裏的 篇章、學生手上的讀物。後來,如願進了中大。再後來,當了研究生、宿舍導師、研究助理。再如今,轉任教學,大學很多地方都有我的足跡──我甚至還偷偷攀上 過新亞水塔的塔頂。(5) 這天,這學期最後一次帶領學生遊覽中大,其實是把一部分過去的自己跟現在的他們分享,尋找中間的互動、對話。
這是我本學年最後一次以教導者身份踏上百萬大道。百萬大道一向是中文大學最好的地標,幾位老師都有選讀王良和先生的〈百萬大 道〉,似乎他的書寫就是最佳的參考對象。雖是如此,就是用同一份教材,從沒有兩個老師的教學模式是一模一樣的,也不可能。我們都有屬於自己的風格,都踏著 自己的步調,都走上不同的道路。道理就像同一條百萬大道、同樣的大學三年(現在是四年了),大家的觀感也必然千差萬別,彼此的百萬大道都不一致,「校園風 景,人人記取不同」。(6) 樓房會更變、花樹會凋零、人事會代謝,這條百萬大道也許人聲鼎沸,也許寂寞無人,也許陽光普照,也許大雨滂沱。我的學生有大學首年的,也有已到Year5 行將畢業的,祝願每一位也找到屬於自己的中文大學,也願意以各種方式表達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觀察與體會,不論陰晴圓缺。
每次「郊遊」,總愛問他們:為甚麼選這個學系?是第一選擇(事實上及心理上)嗎?進來以後,有後悔嗎?很多時候,他們的經歷及 反思讓我覺得自己太稚嫩了,自己才是學生。這些經歷都讓我覺得,教學畢竟是快樂的,誠如孟子所言。(7) 雖然,學生常常「埋頭苦幹」(whatsapp之類的),常常希望「頹過」,常常抱怨「八半太早,十一半冇飯食,兩半飯氣攻心」。但是,生命確然是大自然 最無私的饋贈,而育人就是接收與享受這份饋贈的最佳方式。課堂可以看見這些生命的智慧,而每一篇交上來的文章、聊天時所說的一切話,就讓我看見生命的悸 動。不管你們如何歷盡艱難的賺得這個大學生身份,不管你們打算如何貢獻社會,甚至只是最單純的想家人生活過得好一點,都是真誠可愛乃至是可敬的。
過了差不多整個學年才發現,原來學期初我是過慮了。同樣的內容在不同的班別重複演說,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重複,在你與不同班別、 學生互動後,你們會互相影響,日新又新,每次都是一個新的人在講臺上講說。老師與學生,是在經歷一場互為因果的教學旅程。要是單純的重複,說實話大學校方 搞幾個補習社的video class不就結了,犯不著浪費金錢浪費時間浪費生命。
一天的課天完結了,匆匆又回到火車站。抛下大而熱鬧的大學在後頭,(8) 獨個入閘。每次熱熱鬧鬧的在大學上課、搞活動、遊 戲、教學以後,回到大學站,總能提醒我,我們大都孤家寡人的來到大學,又孑然一身的離開,「我們都是寂寞慣了的人」,(9) 「在鈴聲中飄來,又在畫廊中飄去」。(10) 人生不外是一場又一場 lost and found 的遊戲,重重複複,沒有終點的。不過,要數整個中文大學我最愛的地方,卻是這個嚴格來說不屬於中大的大學站。眼裏望著鐵軌,耳中聽著鐵輪與廣播的聲音,心 思便會沿著火車軌伸展蔓延。我當然沒有、也無法充分體會余光中先生筆下的家國鄉愁、羈旅之思,我的想像不過是一個--也可能是每一個--中大學生的想像: 想像下課後、週末時「出城」的各種吃喝玩樂、想像下課後見見朋友、見見心愛的另一半,以至想像畢業後離開大學,到社會、到世界各處闖蕩。在大學遇見的大 家,因火車站而聚,你來自天水圍他來自將軍澳她來自荃灣我來自沙田,亦因火車站而散,你北上回大埔他過海去銅鑼灣她越站而過回馬宿我約了朋友過大圍。一切 的快樂與哀愁,都因之而延伸。多少感情因火車軌而連接聚合,多少感情褪減後也隨火車軌而遠去離散。火車軌是「因為」,也是「所以」,是文首,也是總結。
天空灰沉沉的。踏上火車,回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那是「火車」,而不是「港鐵」。我承認我是有點保守。但你得體諒,在香港這份文本裏,前者與「地下鐵」對舉,恰如其分的說明了兩者的特色,而後者不過是一 個品牌;最重要的是,余生雖晚,亦不至於太晚,先賢關於大學的一切書寫,均以「火車」稱之,「不愆不忘,率由舊章」。
(2) 有傳該「橋」為校方與港鐵爭取開通新入口失敗之遺骸。道聽途說,毫無實據,不足為信。有友人戲稱為「斷背橋」。本著格林兄弟及《詩經》古代詮釋者的雅化精神,姑且將之與西湖十景比擬,稱為「斷橋」。
(3)《莊子.齊物論》:「休乎天鈞」。
(4) 特別感謝馮景禧樓G13的梁樹風師兄及紀軍娜師姐這年來的照顧。這年頭無私的人太少,G13那臺無償奉獻的打印機是梁師兄的恩賜;這年頭認真的人也少,我們幾位老師所犯的語法及普通話發音錯誤,泰半是紀師姐糾謬的。
(5) 可不是保安組疏忽照顧水塔。當時適值水塔洗刷外牆之類的,我藉棚架之助攀到一樓,再由新亞水塔甚具特色的大窗跳入。
(6) 盧瑋鑾教授:〈校園風景〉。
(7)《孟子.盡心上》:「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8) 樊善標教授:〈巡迴的馬戲團〉:「的確有一個大而熱鬧的大學,雖然我的大學又小又寂寞的。」
(9) 咸稱張愛玲女士之言,未經查證,無法肯定。仍括出示不掠美。
(10) 陳之藩教授:〈寂寞的畫廊〉。
今天這課,是整個學期當中難得較受學生歡迎的「春日郊遊」。我們約好了在「斷橋」相見。(2) 說實話,沒多少學生喜歡上我這個必修的中文課程的。原因卻斷不是咱家中文大學的學生蔑視中文,也犯不著祭出「一代不如一代」之類的話壓死這些師弟師妹。原 因再也簡單不過:世上沒有多少人喜歡被迫做事。結果不出所料,例遲的例遲。這就應驗了我在課上的話,說:「八半所以遲到是最沒道理的辯解。遲到是一種習 慣,一旦養成了,我給你改到十半、兩半、六半、晚上八半,你也得遲。」可幸,出席的人也不少。
說是九時,其實要等二號校巴,九時十五分我們才正式離開大學站廣場。郊遊首站是新亞,走到「天鈞獨照」的圓形廣場,(3) 正式開始以郊遊包裝的「中大文學散步體驗」課,是我這個禮拜的第四次(下午便是第五次)。照樣,跟大家打個招呼便開始。七、八個月前,我一直憂慮:同樣或 相近的課程內容,可能得在每個禮拜重複演說好幾次,怎樣保持第一班的教學質量與第五班的不至相差太遠?會不會第一班講得興起,到第五班已是強弩之末?或相 反,第一次演說時不知大家反應如何,蒙混過關,到第五次時方有最佳的教果效果?開學前後,常跟幾位跟我同樣是初入教職的同事聊起,(4) 我的思緒總會不期然飄到神話人物西西弗斯身上,暗自莞爾。
上午班的同學挺幸運的,是有下過幾滴小雨,卻無礙行程。週二下午那班的同學可沒這種福氣,大雨腰斬了課堂。當然,這課的同學不 會曉得週二的同學有多狼狽;而那群學生也無法得知一課完整的「中大文學散步體驗」是長甚麼樣子。只有我是他們的common factor。生命中有太多的事情是我們無法知曉的。要是我沒有為人師表,也無法體會當年老師的思想,不會曉得:原來課堂是需要設計的,要有張有弛;原來 站在講臺上,學生的反應一目瞭然;原來你無心戲言的幾句笑話,是有聽者真誠的把它看作珍貴的知識的。養兒方知父母恩,事非經過不知難,說的原來就是這麼一 回事。
午飯小休,天空仍是灰沉沉的。總結本學期四班的反應,思考一下最後一班的特點,籌算需要微調的地方。這年教學,說實話,我學到 的要比教導的要多得多。除了各種已淡忘的語文知識,還走了無數趟與人對話的心靈之旅。這眾多旅程當中,最重要的,竟是跟過去的自己對話的旅程。我常說,為 師者要時刻緊記自己昔日當學生時的心態,一旦忘記,必然無法備好一課。這天的郊遊,正好充當過去的我的一個總結。因為,那些關於中文大學的描寫,以至是四 書院的院歌、院訓、院徽,早在入讀中大以先,我便曾經反覆閱讀它們來企盼大學生活,曾經把它們當成忙碌生活的調劑。如今,它們已成了案頭的教材、簡報裏的 篇章、學生手上的讀物。後來,如願進了中大。再後來,當了研究生、宿舍導師、研究助理。再如今,轉任教學,大學很多地方都有我的足跡──我甚至還偷偷攀上 過新亞水塔的塔頂。(5) 這天,這學期最後一次帶領學生遊覽中大,其實是把一部分過去的自己跟現在的他們分享,尋找中間的互動、對話。
這是我本學年最後一次以教導者身份踏上百萬大道。百萬大道一向是中文大學最好的地標,幾位老師都有選讀王良和先生的〈百萬大 道〉,似乎他的書寫就是最佳的參考對象。雖是如此,就是用同一份教材,從沒有兩個老師的教學模式是一模一樣的,也不可能。我們都有屬於自己的風格,都踏著 自己的步調,都走上不同的道路。道理就像同一條百萬大道、同樣的大學三年(現在是四年了),大家的觀感也必然千差萬別,彼此的百萬大道都不一致,「校園風 景,人人記取不同」。(6) 樓房會更變、花樹會凋零、人事會代謝,這條百萬大道也許人聲鼎沸,也許寂寞無人,也許陽光普照,也許大雨滂沱。我的學生有大學首年的,也有已到Year5 行將畢業的,祝願每一位也找到屬於自己的中文大學,也願意以各種方式表達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觀察與體會,不論陰晴圓缺。
每次「郊遊」,總愛問他們:為甚麼選這個學系?是第一選擇(事實上及心理上)嗎?進來以後,有後悔嗎?很多時候,他們的經歷及 反思讓我覺得自己太稚嫩了,自己才是學生。這些經歷都讓我覺得,教學畢竟是快樂的,誠如孟子所言。(7) 雖然,學生常常「埋頭苦幹」(whatsapp之類的),常常希望「頹過」,常常抱怨「八半太早,十一半冇飯食,兩半飯氣攻心」。但是,生命確然是大自然 最無私的饋贈,而育人就是接收與享受這份饋贈的最佳方式。課堂可以看見這些生命的智慧,而每一篇交上來的文章、聊天時所說的一切話,就讓我看見生命的悸 動。不管你們如何歷盡艱難的賺得這個大學生身份,不管你們打算如何貢獻社會,甚至只是最單純的想家人生活過得好一點,都是真誠可愛乃至是可敬的。
過了差不多整個學年才發現,原來學期初我是過慮了。同樣的內容在不同的班別重複演說,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重複,在你與不同班別、 學生互動後,你們會互相影響,日新又新,每次都是一個新的人在講臺上講說。老師與學生,是在經歷一場互為因果的教學旅程。要是單純的重複,說實話大學校方 搞幾個補習社的video class不就結了,犯不著浪費金錢浪費時間浪費生命。
一天的課天完結了,匆匆又回到火車站。抛下大而熱鬧的大學在後頭,(8) 獨個入閘。每次熱熱鬧鬧的在大學上課、搞活動、遊 戲、教學以後,回到大學站,總能提醒我,我們大都孤家寡人的來到大學,又孑然一身的離開,「我們都是寂寞慣了的人」,(9) 「在鈴聲中飄來,又在畫廊中飄去」。(10) 人生不外是一場又一場 lost and found 的遊戲,重重複複,沒有終點的。不過,要數整個中文大學我最愛的地方,卻是這個嚴格來說不屬於中大的大學站。眼裏望著鐵軌,耳中聽著鐵輪與廣播的聲音,心 思便會沿著火車軌伸展蔓延。我當然沒有、也無法充分體會余光中先生筆下的家國鄉愁、羈旅之思,我的想像不過是一個--也可能是每一個--中大學生的想像: 想像下課後、週末時「出城」的各種吃喝玩樂、想像下課後見見朋友、見見心愛的另一半,以至想像畢業後離開大學,到社會、到世界各處闖蕩。在大學遇見的大 家,因火車站而聚,你來自天水圍他來自將軍澳她來自荃灣我來自沙田,亦因火車站而散,你北上回大埔他過海去銅鑼灣她越站而過回馬宿我約了朋友過大圍。一切 的快樂與哀愁,都因之而延伸。多少感情因火車軌而連接聚合,多少感情褪減後也隨火車軌而遠去離散。火車軌是「因為」,也是「所以」,是文首,也是總結。
天空灰沉沉的。踏上火車,回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那是「火車」,而不是「港鐵」。我承認我是有點保守。但你得體諒,在香港這份文本裏,前者與「地下鐵」對舉,恰如其分的說明了兩者的特色,而後者不過是一 個品牌;最重要的是,余生雖晚,亦不至於太晚,先賢關於大學的一切書寫,均以「火車」稱之,「不愆不忘,率由舊章」。
(2) 有傳該「橋」為校方與港鐵爭取開通新入口失敗之遺骸。道聽途說,毫無實據,不足為信。有友人戲稱為「斷背橋」。本著格林兄弟及《詩經》古代詮釋者的雅化精神,姑且將之與西湖十景比擬,稱為「斷橋」。
(3)《莊子.齊物論》:「休乎天鈞」。
(4) 特別感謝馮景禧樓G13的梁樹風師兄及紀軍娜師姐這年來的照顧。這年頭無私的人太少,G13那臺無償奉獻的打印機是梁師兄的恩賜;這年頭認真的人也少,我們幾位老師所犯的語法及普通話發音錯誤,泰半是紀師姐糾謬的。
(5) 可不是保安組疏忽照顧水塔。當時適值水塔洗刷外牆之類的,我藉棚架之助攀到一樓,再由新亞水塔甚具特色的大窗跳入。
(6) 盧瑋鑾教授:〈校園風景〉。
(7)《孟子.盡心上》:「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8) 樊善標教授:〈巡迴的馬戲團〉:「的確有一個大而熱鬧的大學,雖然我的大學又小又寂寞的。」
(9) 咸稱張愛玲女士之言,未經查證,無法肯定。仍括出示不掠美。
(10) 陳之藩教授:〈寂寞的畫廊〉。
〈2013.03.21, a day of no significance〉 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兼任講師 陳柏嘉
Reviewed by 書寫力量 The Power of Words
on
7月 11, 2013
Rating: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