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細數我的中大〉  社會科學院一年級 鄔尚儒

  當望見漫山的杜鵑花開,才窺見一代代師兄口中最美中大的容貌。細想發覺,來中大已快要度過第一個年頭了,卻從未認真地寫寫這裡的景,這裡的人,這裡的風骨。 這樣,321,寫下我平凡的一天,留下一段年華。

  我是一個普通的來港就讀的內地生,還記得初來乍到時的手忙腳亂、忐忑不安,與之相對的是一切迎新工作進行的有條不紊、關懷備至。現在,我也習慣了制定自己的日程,自由又有序地享受在中大的每一天。 3月21日,也是這樣。一個普通的星期四,早上沒有課,慵懶的起床,走出房門和早已開始清潔工作的工友道一聲「早晨」,之後在公共休息室泡一杯家鄉的奶茶,在熟悉溫暖的茶香中讀一本書。大大的落地窗外是吐露港的迷人景色,只在讀書間隙抬頭瞥一眼,就有一種心曠神怡的喜悅和輕鬆。這或許就是一種中大的節奏,你可以規劃好一切之後盡情的享受一種村舍般的寧靜。不同於港島的高樓林立,在中大就像上山修行一樣,可以離塵囂更遠一些……

  11:30分,走下山,到新開放的康本學術園上第一堂課——通識,這是中大的核心課程之一。開始時,我確是把它當做負擔的,慢慢地,多讀了些書上選讀的篇目,越來越對古人的世界,西方的世界,有更多的瞭解。從之前課本中那些偉大的名字,到現在真正讀著他們的作品,似乎在與之對話,真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於是,竟也有了這樣的感歎:

  從前一直想還原歷史,突然發現歷史本來就是一再翻版的;

  從前一直想弄清真相,突然覺得沒有真相,只有你選擇相信什麽;

  從前一直想讀懂內心,突然覺得根本連自己的獨白都解釋不了……

  畢竟,之前的很多評價都是別人塞給我的,可是現在可以讀著那些文字,去自己解讀那些人曾經的言談,每篇文章前只是一篇短短的導言,沒有課後思考題,沒有標準答案,文本之外就是自己的思考……於是,孔子也不是盡善盡美,他有許多悖論沒能在《論語》中解釋清楚;柏拉圖對話式的闡釋道理是那麼平易近人卻又咄咄逼人;從前覺得只是封建迷信的佛教經文,竟也蘊藏著那麼撫慰人心的哲理——「正是因為我們這樣的生活方式,所以才有別人那樣的生活方式,所以我們又有什麽理由去貶低別人呢?萬物是互即互入的」。在大學中,可以幾個小時的遠離GPA,遠離職業規劃,而去讀讀詩、經,想想內心,找找自己,我覺得很美好……

  吃飽小睡之後,16:30分,去旁聽崑曲欣賞,看著侯少奎老師精彩的表演,講解傳統崑曲中的點滴精華,愈發覺得,這大概又是中大人的一種優越感吧?回想起當初中大的創校緣由,覺得傳承文化從一開始就融入到中大的血脈中了。從融合中國傳統思想的合一亭、深藏典故的崇基對聯,到每一堂中文授課講解儒學思想或是中國歷史,又或是介紹漢服的工作坊、古琴的欣賞會,以及各式各樣的文化節,中大,因融合和傳承而生機勃勃。

  下課之後,我又馬不停蹄地趕去參加第二天中大登高日的志願者培訓。我的工作地點是漢園——校長府邸,平日是不開放的,但在登高日這天開放給同學們參觀,和校長一起俯瞰中大。就像派對一樣的活動或許就是中大的另一迷人之處,在這裡的「民主平等自由公平」的思想真的是由學生去撐起,有師長的支持。於是,從罷課抗議,到聲援勞工,中大關心的從來就不只是自己的命運。各類不斷興起的社團熱心行走於校園四處,向大家展現一牆之隔的真實的社會,一個呼喚著我們、需要我們的社會。每一項活動,從宣傳到運作的詳細規劃、按部實施,更蘊含了無數人的巧思和奉獻。

  晚上,回到宿舍,聽一會兒音樂,溫習一下功課,回顧這一天的忙碌充實,翻開日程本,看著接下來的滿滿的活動安排,期待著又一個黎明的降臨,那新的驚喜又啟迪的中大一日。

  自在一方的快活山水,蘊藉心靈的學術講堂。慢行於此,細品中大的古風時韻……
〈321,細數我的中大〉  社會科學院一年級 鄔尚儒 〈321,細數我的中大〉  社會科學院一年級 鄔尚儒 Reviewed by 書寫力量 The Power of Words on 4月 24, 2013 Rating: 5

沒有留言:

技術提供:Blogger.